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海珠动态 > 部门要闻

规划引领,示范先行,区国土规划局助力中大国际创新谷建设联动发展

时间:2018-06-04 09:39:00 阅读数:
字体:[大] [中] [小]

  2015年中山大学提出在海珠区中部核心区打造国内外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平台以及国家、省部级科研单位创新成果的转化平台,实现中山大学“双一流”建设与中大布匹市场的转型升级工作的联动、协调、创新发展。同年12月,时任广州市长陈建华在海珠区调研时提出要科学统筹中大国际创新谷(以下简称“创新谷”)与中大布匹市场的转型升级工作,并积极引入科技金融产业,盘活该辖区资源,实现中山大学与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 

  经海珠区委、区政府会同中山大学研究,确定创新谷范围东至广州大道南,南至新西路,西至东晓南路、北至滨江东路,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4平方公里),其中瑞康路与新路交叉口区域为创新谷示范区,总用地面积24公顷创新谷前期启动工作主要包括总体规划方案研究、启动园区规划建设、示范园区规划建设三大板块。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由海珠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开展示范园区规划编制工作。 

  构建“3+N”产业链,打造省级引擎 

  自创新谷规划建设开展以来,一直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省委书记胡春华要求要加快项目建设,将其打造为全省重大的创新发展引擎,为广州输出强大的创新动力。市委书记任学锋指出,要通过建设创新谷,加快中大商圈布匹市场升级改造的步伐。创新谷的规划建设工作已被纳入广州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广州国家自主示范区发展规划以及广州市海珠区“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 

  目前,创新谷示范园区规划已完成成果编制及结题归档工作。规划贯彻了“集合科研总部、科技孵化、商务配套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创新科技企业集聚区”的整体发展定位,并提出无边界科技创新区的概念,即依托周边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着力构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信息服务业、海洋生物医药业3个支柱产业和与之配套的N个拓展产业的3+N产业体系,形成创新谷示范区特色产业链。 

  创新收储方式,优化片区规划 

  为提高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本轮规划还创新性地开展了前置土地收储方式研判工作,在综合改造难度、实施周期及项目定位等因素后,确定以“统一征收”为改造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规划编制。同时规划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充分摸查研究,形成多个方案进行比选,在研判不同模式下改造方案的优劣和可行性以及多次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会议讨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创新增长、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等因素基本完成了最优的规划方案。   

  此外,由于规划范围内用地权属较复杂,其中涉及瑞宝村、五凤村联社及其多个经济社的集体用地,村社的支持直接影响规划的整体实施。因此,海珠区国土规划局在规划推进过程中,重点加强与村社的沟通交流,采取现场、书面等方式征求村社对规划方案的意见,并取得了初步认可。下一步将继续与村社就规划相关内容进行细化和充分协商,以确保规划得到瑞宝和五凤村经济联社的支持。除了与村社紧密联系,规划不忘紧扣“中大国际创新谷”的发展理念,确保功能定位与规划布局的协调,在规划编制全过程多次与中山大学对接了解发展需求,优化规划功能与布局,现最新方案已得到中山大学方面的认可与支持。 

  为更好地提升规划协调及完善片区功能,海珠区国土规划局还将《中大国际创新谷示范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纳入了该局最新在编的《上涌片区规划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中,作为其重要节点及技术储备内容统筹考虑,实现区域用地统筹及资源的配置优化与提升。 

  未来,中大国际创新谷将发展成为“助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高端平台,推动区域创新联动发展的先行示范以及塑造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的形象典范”。(海珠区编研中心陈嘉健)